《棒球界》第7期是在民國49年9月發行,含封面及底頁共46頁,是《棒球界》發行以來頁數最多的一期,售價也從原本的3元,調漲至4元。第8期售價又調整回3元。
第7期頁數會如此多原因,主要此期有12頁特別刊載簡永昌先生所翻譯《怎樣打棒球》一書部份重要內容,以宣導基層如何教導棒球技術為主,另闢24頁篇幅刊載《棒球規則》,其他則是當年棒球新聞訊息。
其中,刊載棒球規則部份是很重要文獻,因為早期棒球規則大多沿用日文版規則為主;相關文獻則是記載,偉華出版社曾在民國45年發行第一本中文版棒球規則,但是翻譯後相關術語與當時棒球比賽用語有很大差距,如「投手」被翻譯成「擲手」等,且非經全國棒球委員會認定規則,僅能做參考使用。
全國棒球委員會後來意識到發行中文版棒球規則重要性,相關規則的翻譯及制定,就是委由簡永昌先生負責起書翻譯擬定,在民國49年全國棒委會才正式有中文版棒球規則,就是透過這期《棒球界》官方會刊首次刊載。同年簡永昌也在他自己第一本翻譯著作《怎樣打棒球》一書中,也附加棒球規則發行。
相關規則至民國54年經全國棒球委員會修訂後,同年11月委由偉華出版社開始發行單行本中文版棒球規則。
所以,簡永昌當時協助全國棒球委員會擬寫中文版棒球規則,對台灣棒球發展而言是件很重要的工作。簡單而言,簡永昌就是最早為台灣棒球草擬「六法全書」的人。
從當時發行棒球規則,也可以看出早期棒球用語和現今有部份不同,如早期叫「偷壘」現則改為「盜壘」,昔日規則為「併殺」現修正為「雙殺」,過去稱「失策」現修訂為「失誤」,相關術語後經棒球協會逐年討論修改,將部份術語再做修正或口語化,就是現今中文版棒球規則。
這期《棒球界》封面及底頁都是以日本鋼管棒球隊為主,主要該隊拿下該年日本社會人棒球賽冠軍,在發刊那個月份將來台進行為期14天8場訪問比賽,所以棒協特別利用會刊大幅宣傳。
雖然,《棒球界》名為半年刊,但是第8期是隔了兩年,也就是51年9月才發刊,期間為何沒有發刊,原因不詳。
●封面底頁:為廣告內頁
●第一頁:謝國城說明舉辦第四屆亞洲錦標賽準備概況。
●第二頁:來台訪問日本社會人棒球隊副領隊及教練給台灣棒球建議。
●從第3頁至第13頁連載簡永昌《怎樣打棒球》重要部份文章,其中第13頁棒球委員會還特別說明簡永昌制定棒球規則概況。
●第14頁:為簡永昌說明翻譯《怎樣打棒球》一書過程及翻譯棒球規則的辛勞。
●第15頁:介紹來台比賽日本隊名單及公佈修訂國手選拔辦法。
●第16頁:公佈第一屆全國棒球錦標賽程、49年度國手名單及六大學棒球聯賽比賽訊息。
●第17頁:介紹日美職棒概況及第12屆學童棒球比賽概況。
●第18頁:報導北市六大專棒球賽及第4屆主席盃棒球賽概況。
●第19頁至42頁:中華全國棒球委員會首度刊載中文版棒球規則。
●底頁內頁:為廣告內頁
●底頁:日本鋼管棒球隊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