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是用磚塊當壘包,球棒太長把它鋸短,再拿來打擊」
黃夏江回憶起1958年加入萬華商職初中部女壘隊時,一切都是很克難的。當時學校訓導主任有意在學校組織球隊,林家鼐老師剛從台大畢業,學校就先邀請他擔任球隊教練。
為了瞭解女子棒球及壘球運作概況,她們全隊還曾經去看日本「撒隆巴斯」女子棒球隊來台的比賽,結果林家鼐發現原來女生也可以把棒壘球打的如此好,也點燃整個組隊的熱度。
黃夏江說,球隊組織過程是很克難的,沒有壘包就用磚頭代替,男生使用的球棒太長太重,學校美術老師就協助把它鋸短,讓國中女壘球員方便揮擊。練習到天黑,看不到球影時,教練會把球抹上石灰,讓球體變白亮一些,所以她們在早期,就練就聽音辨位好球技。
在技術訓練上,林家鼐教練過去是足球出身,並非是棒壘球出身;但是,他為了瞭解整個棒壘球訓練模式,則是透過關係從日本引進日本職棒相關書籍,研究整個訓練,黃夏江笑說「我們就是第一批被林家鼐教練當做白老鼠球員」。
和一般棒壘球隊伍訓練方式不同的是,她們不是在平日練球,平時上課時間則是專心研讀課業,球隊是利用星期假日及寒暑假集中住校練習,參加集訓球員得自備睡袋、餐具,睡覺就將桌椅併在一起,當做木床來睡。(待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