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88歲中央獅子會獅友林天祥是1968年中央獅子會邀請日本關西少棒隊來台主要關鍵人物之一。
全國棒協一開始是不想承辦日本關西少棒隊來台比賽的。
主要是棒協從光復到1968年,邀請過33支國外隊伍來台比賽(註一),就是未曾舉辦過國際少棒比賽經驗,另一個則是考量台灣過去在學童比賽中未曾有收取門票經驗,協會擔心沒有民眾想花錢買票看小孩子打球,顧慮票房可能會賠錢,是不敢承辦比賽。
中央獅子會獅友盧成櫑即曾提及,獅子會曾找到省、市體育會及全國棒球協會,他們都怕賠本,不願辦這項比賽(註二)。已逝棒球耆老簡永昌在其《中華棒球史記》著作中也對此有些著墨,說「獅子會曾找謝國城接洽,按當時對於國際比賽亦無經驗,尤其是少棒經費等實有困難,中央獅子會又因答應對方,亦基於獅子會的精神,負擔一部份協助辦理促成其少棒最初的國際比賽。」(註三)
更能佐證1968年日本關西少棒隊來台,在當年並不是棒協原先規劃的賽事。
為了求證這段史實,特別找到了當年五月曾去日本京都參加獅子會年會的獅友林天祥,他回顧那段歷史有特別強調中央獅子會(現今台北市第一獅子會)有向棒協提出保證,叫棒協別擔心所有費用中央獅子會會負責到底,才促成日本關西少棒隊來台,也創造了紅葉擊敗日本少棒隊的神話。隔年,謝國城帶領了金龍少棒隊為台灣贏得第一座世界少棒冠軍,同年也當選立法委員。
林天祥也說明,當年五月中央獅子會去日本京都參加海外獅子會年會時,日本獅子會以日、台能進行青少年交換活動為由,希望中央獅子會能邀請日本少棒隊來台灣進行交流,當時獅友蔡禮樂等人答應承接這項活動,才促成那一年日本關西少棒隊來台比賽,並安排日本隊住在後火車站一家飯店,吃住費用全由中央獅子會負責。
在一本書中特別找到簡永昌生前這段筆記,字跡上還特別寫了「交通繕食七萬餘元」及「1000張、40元、四萬元」字樣,是否代表中央獅子會當年負擔費用為七萬多元,並利用第一場門票採一千張、每張四十元方式認購,來分擔日本關西少棒隊來台費用,則有待後續考證。
相關媒體也曾記載,關西少棒隊第一天比賽門票收入屬獅子會負責,其他天數門票收入則是屬台灣省體育會所有(註四)。
前省體育會總幹事劉世珍說,當年獅子會辦紅葉與日本少棒賽,受惠最大的該是台灣省體育會。他說,比賽第一天沒人看,賠的是獅子會;第二天爆滿,改由省體育會主辦,共賺一百二十萬元,除去開銷,淨賺六十萬。這筆錢省體育會用了十年才用完。(註五)
會重新追查這段棒球歷史,只是想回歸歷史真相,並無損個人對謝國城對台灣棒球的貢獻。
因為,邀請日本關西少棒隊確實不是當年棒協年度活動計劃之一,獅子會是在日本關西少棒來台前兩個月向謝國城求援,在倉促中要讓主事者做出如此重要決定,真的需要審慎考量。
最後,在獅子會允諾會處理經費的問題,謝國城所帶領棒協給予賽事技術及文宣支援,在有限時間壓力下,成功促成紅葉與日本關西少棒比賽的賽事,功不可沒。
...........................
以下附註:
註一:透過聯合知識庫查詢,從1953年日本早稻田大學棒隊為第一支來台灣進行訪問比賽國外球隊起計算,至1968年日本關西少棒隊來台訪問前,共有33支隊伍來台灣進行比賽,其中有4支國家代表隊、10支大學隊伍來台、14支社會隊伍、2支女子棒球隊、2支高中隊伍、1次職棒球隊,關西少棒隊則是第一支來台進行訪問比賽國外少棒隊伍。
註二:參考1981年6月1日聯合報第5版《體壇逸事紅葉打開少棒出路、一念之間促成盧成櫑說經過》/記者王幼波。
註三:參考簡永昌1993年2月自行出版《中華棒球史記》第185頁。
註四:謝國城當時擔任棒球協會總幹事及台灣省體育會理事長,是否顧及門票收入無法預期理想,才選擇自己可以主導的台灣省體育會名義承接比賽 ,仍待考證。
註五:參考1981年6月1日聯合報第5版《體壇逸事紅葉打開少棒出路、一念之間促成盧成櫑說經過》/記者王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