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能高棒球隊赴日合影照片。(翻攝1976年9月日本所發行《文藝春秋》一書)
《高砂棒球隊》創始人林桂興的身上是流有原住民的血液。
相關歷史文獻說明林桂興是漢民,並不是原住民。但是根據林桂興家人所提供的相關戶籍資料顯示,林桂興的外祖母是平埔族原住民,他身上是流有原住民血液,加上他工作關係,常常得招募身強體壯的原住民擔任木材貨運運輸工作,所以他和原住民之間保有不錯互動關係。
林桂興是花蓮《朝日組》棒球隊主力投手,是當時少數從事棒球運動的台籍精英。根據林桂興孫子林真功表示,父親常常提到祖父林桂興籌組《高砂棒球隊》過程,說是當時日本政府(花蓮港廳)請託他祖父召募一批原住民小孩學習打棒球,這也是《高砂棒球隊》最始源的由來。
相關歷史文獻也提及,林桂興在1921年左右籌組《高砂棒球隊》過程,發現一名原住民年輕小伙子查屋馬所投的球非常快,再找了一名敢接查屋馬快速球的原住民少年辜茂得,以兩人為中心,又找了鄔新、阿仙、亞拉畢、紀蕯、羅道厚、羅沙威、杉提掦、武諾、爾西般、亞仙合利陽、屈道、杜易爐共14名原住民成立了《高砂棒球隊》。
林桂興的媳婦吳秀容也提及,「我公公先籌組這小團棒球隊之後,就被日本政府(花蓮港廳)接收籌組大團的棒球隊」。林桂興招募這批14名原住民小孩,後來被日本政府花蓮港廳安排之下,全部集中就讀花蓮農業補校,並請了日籍教練全力教導,希望藉由教育原住民孩童打棒球,來轉移原住民對日的情仇,並將棒球隊名以能高山為標的,取名為《能高棒球隊》。
這批原住民孩童為主的《能高團》在花蓮港廳長江口良三郎推動,加上承建花蓮港的櫻組老闆梅野清太郎給予球隊經費上的奧援,1925年遠赴日本進行比賽,當時日本球界對這批《能高團》原住民球員速度飛快、勁道強勁豪邁球風印象特別深刻,用實力逼迫日本球界更換更強的對伍應戰,能高團還是創下五勝一敗戰績,在當時日本球界引起注目。
《能高團》是一段比1931年嘉農拿下甲子園亞軍還早的台灣棒球歷史故事。雖然,根據史載能高團是日治時代第三支至日本進行訪問比賽的台灣棒球隊伍,但是前兩支隊伍全是在台日本人所組棒球隊,《能高團》卻是台灣棒球史上第一批全是台灣原住民遠赴日本的棒球隊伍。
沒有林桂興,就沒有《高砂棒球隊》,更不用談《能高棒球隊》的誕生。
寫在台灣棒運歷史第一頁三個字,《林桂興》。